简单学传武 > 形意拳
+

形意拳头打之秘:武穆提炉神枪现(黄仙师讲拳道)

阅读:5032

一 掂壶、掂拳、掂棍、掂枪

黄仙师,很早就想收拾乌鸡公了。随着道行的不断提升,这个念头越发强烈。按着先天生克,乌鸡公是天生不如黄仙师的。但架不住乌鸡公练了蹲猴桩。

蹲猴桩通着四把锤,四把锤通着十大形。十大形包罗万象,乌鸡公就突破了鸡形。

黄仙师得道靠的是直立之妙,而这乌鸡公天生就是两足行走,甚至心意鸡形都是模仿他们的。这就有点棘手。要想克乌鸡公,必须在龙形龙劲下功夫。这就用到了掂壶桩。

黄鼠狼腰长身柔,这就显了龙相。黄仙师一边想着,一边开始掂桩。手要掂提,步要踮踢,腰身颠起,头含点意,最关键是脚尖点地,目如电击。掂壶桩也含着鸡形,可以掂壶、掂拳、掂棍、掂枪……黄仙师越掂越活,越掂越快,近乎癫狂,达到了拳谱中头似波涛身似浪的境界,胸中的波涛不断翻腾。

忘记是多少个年头了,那时候新中国还正处在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火热时代,大力发展中国农业,加大生产奔四化。因为伐木的搅扰,黄仙师就跟乌鸡公仓促下山,有过一面之缘。

原本以为可以吓住他,擒住乌鸡打牙祭,可惜被这乌鸡公扇了一膀子,一腿差点踢上下阴,要不是慌乱使出鹰捉把打掉了乌鸡公的嘴壳子,鹿死谁手还未可知!

这方圆百里有两个乌鸡公。大乌鸡跟小乌鸡。自己当时交过手的,是大乌鸡还是小乌鸡?

大乌鸡是黑毛乌骨鸡,小乌鸡是白毛乌骨鸡,并不是同一个角色,但都非常厉害。

二 九宫八卦,三摇两旋

近期不断有访客上山,经常会提到一位乌鸡公,肯定就是这二位中的一位。黄仙师不希望他是塌鼻子那位。

当年听几个知青说,在蘑菇山壶口村的村头,有一个怪庙。这庙不是土地庙,也不是村庙,小庙不大但口气不小,叫做无极殿。这个庙里供着一位乌鸡仙,专门保护村里的家畜家禽。

当时山里最厉害的是狼,因为这些家伙成群结队,但是面对这无极老仙也是束手无策。传说无极老仙三摇两旋,穿一趟九宫八卦步法,行一路五虎群羊枪棍,就把这狼群绕到里边去了。

当时几位知情就讨论这个无极仙,说这个庙不简单,你看它庙矮趴趴的像个鳖盖,但是里边的那个仙像却是金星黑曜石,是天外降下,那石料里边含有天金,天然就有金星闪烁的天方梵文。

这就引起了过路人的好奇,每经过这里都想看一眼仙尊,因为庙门低矮,你要么就得跪着看,要么就得趴着看,不想跪又不想趴就得跟小鸡吃食似的,撅着屁股压着脖颈看,一副吃屎的架势。

总之你是要拜上一拜,才能窥得仙容。这很了不起。

有知青说,他问过懂的老人,说这个庙有个说法,叫做另开北天。不是单独一个庙,能够跟当地一百零八个山头呼应起来,下按着五行八卦排列,上对应着满天星相。此为中央属于土,还有一套什么说辞甲乙丙丁阿波次德的说法。总之是很有讲究。

先有了这庙,而后才有的村庄。这庙里以前是个什么神并不知道,有一年来了个鸡仙进村拉鸡,被三条大狗追赶,它没地躲闪,就一下子蹿进这庙里。三条狗抢着咬,挤破了头也没钻进去,反而让鸡啄烂了脸。

后来这个鸡仙就继续在这庙洞里修炼,大概因为这九宫八卦的局好,不断的吸收天地灵气,很快就得道了。而且还收服了这三条大狗一起得道。要说这个老仙是什么角色,后来传称是梅花无极昆仑真人。

黄仙师回想着,这位应该是大乌鸡,旁边山头那位,应该新近得道的小乌鸡。因为是白毛鸡,所以多年来竟然没注意到他。


三 头打起意占中央,头打落意随足走

回想着这些事,黄仙师有点着急,发现自己的知识竟然不够用了。他很急切地回到家中,开始翻阅有一位信徒留下的资料以及学习上网。有了网络,就不用通过信徒传递信息了。短!平!快!网络如扎枪!

但是黄仙师非常清楚,网上的乃至书籍上的都并不可信,很多是以讹传讹以及以讹传讹的变体。你是什么层次,你就只能接收到什么层次的信息。你只能接触到网络,你就只能接触到大众化讹传的信息。

尤其武术信息,眼前信息的原始信息,大概又会回到这些书籍杂志上面。而这些书籍杂志又是如何完成的?分量大概是不够的,很多是传说的猜想以及相互的攀比,你步子快,我就能飞起来,你能鸟不飞,我就能幺蛾子不飞!不过是放了三十年,给人感觉更靠近真相罢了。

黄先生从一些书籍中,甚至看到了当年对他的采访。但是黄仙师也伤感起来,感觉自己高估了自己的地位。这些求教者,大概是因为求教乌鸡真人不得,才退一步找到自己。无形之中,就与这两位乌鸡形成了局。

在访客留下的资料里,黄仙师看到了这一样一篇文字。说是信徒含着热泪与黄仙师道别后,四处搜集拳谱拳论。网络时代,信徒毫不费力的从网上下载了各种拳术资料,还注册了无数论坛、贴吧账号。甚至发表观点,参加拳术辩论与抬杠,在抬杠中不断吸取精华,提高自己。

赢了,他不骄不躁,继续找各种论点突破。输了,他就翻阅资料,刻苦学习。网上辩论与现场比武相比好处就大了,只消耗点电费而已,谁跟谁都不用认识,各自都能获得快感。实在不行还可以骂娘,谁翻脸就说明谁修行不够,气死活该。

半年下来,信徒也成了传统武术吧内红人。

黄仙师看了一下信徒的文字,说是太极说手比太极推手更流行,理论还不错,还提到桩功行不行, 可以去北京挤地铁试试(点击进入)。

笔记中又说,一日信徒被一个问题难住了,纠结在心意拳与形意拳的拳谱上,一个说“头打起意占中央”,一个说“头打落意随足走”,那到底头打的是起意还是落意?

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,都几个礼拜了,还是没有定论,甚至都出现了网络约架,信徒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了。头绪纷乱中,信徒灵光一闪,想到了一个人。

四 六合鸡形拳,回教秘着传

黄仙师本来还以为信徒首先想到的是自己,然而笔记中讲的却是乌鸡公。

再往下看,黄仙师就理解了,原来乌鸡公早就学会上网了,还是个网络武术名人。黄仙师也是第一次看到了“乌鸡公”的相片,但跟记忆中的那位有点对不上号。

乌鸡公个子并不大,这从他的头部比例可以看出。一顶白色的小卷边礼帽,盖住了深邃的目光,只看到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下巴。一席黑色长衫覆盖在一个浑圆饱满的小肚子上,一双红色运动鞋,往上是草绿色蟒皮斑纹的特种部队仿真迷彩裤。小屁股撅撅着偏向一边,显得派头十足。

印象派!精通胯打!黄仙师用专业目光一卡就知道了——骨子里确实是个鸡形。

有一篇打印下来的乌鸡公简介:乌鸡公,来历不详,只知道出生在武术世家的鸡窝里,幼时耳濡目染,家族前辈的武学忆深入骨髓,成年后遂追随祖辈踪迹游历。由此他获知在豫东平原有一种名叫十大真形的武术十分厉害,顿生向往之情。

十大真形的核心是鸡形四把,乌鸡公感觉这太适合自己了,随后造访到了河南周口。在河南周口,乌鸡公遇到了一位能文能武的武作家。心意拳原本是一位姬龙峰夫子所创,但传入回教之后,回教就不往外传了。亏得心意拳还有汉系传承,演化出了形意拳名震天下,就在豫东就有真传,而且因为临着回传兴盛地,反而保持了完整的体系与强大的战斗力。然而因为传承保守,两边各自守护自家所长秘不示人。

武作家的师爷得大造化,精通两门,而且武艺精湛,人品高尚,为人处世周到开明,在豫东地区威望极高,各大门派、回汉两族皆推崇之,所以这个武作家得了传承,很快就出人头地了,写出了《六合拳宗》等作品。

乌鸡公跟随武作家的足迹,在周家渡口、各清真寺、旧日拳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与汗水。

有一年大地震,乌鸡公叼着一部影印拳谱逃进了深山,每日啄一页看一页,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增强,阅读速度越来越快,一对翅膀也承担起了翻书的任务,边扇边看,扇着扇着,双翅进化成了双手,看到兴致一来,双爪也不停的扑腾起来,渐渐地进化成了双腿。在拳谱文化的沐浴下修成了人形。

人形成后,乌鸡公先在报社找了份门卫的工作,利用分发报刊杂志的便利,加紧学习,凭着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,硬是从门卫干到了编辑,有了自己的一张办公桌。

学有所成则达济天下,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鸡形拳,乌鸡公整理学说,融会贯通,也悄悄地发表论文著作,得到了网络武术界的一致认同与好评。

他最感兴趣的仍然是研究拳谱,时至今日俨然成了一本武术活字典。凭着丰富的武学知识,在论坛、贴吧征战了数十年,未逢敌手,吸引了无数信徒的崇拜。

信徒还记得第一次当面请教乌鸡公的情景。公园竹林旁的石凳上,乌鸡公咯咯的笑着,吃着石台上糕点盒子里的糙米糕、小米糕、玉米糕……嘴速飞快。对于信徒的疑问,乌鸡公语重心长,又惜字如金。当时信徒就恳求,一定要让乌鸡公与黄仙师两位大师见上一面,共同发扬传统武术,乌鸡公点头应允。


五 拳打起落似践躜,势如奔马一气演

黄仙师团团转了起来,看来自己不用去找这个乌鸡公,乌鸡公也会找上门来。“头打起意占中央”还是“头打落意随足走”,这笔记上却没写清楚,这就为难了。这个老油条【隐藏内容】!

黄仙师一边念叨着一边踩着鸡步走起来,他吃过太多的鸡,太熟悉鸡走路了。当年黄仙师披着锦袍偷袭,就往鸡场根上一靠,仅仅是影子投射才草垛上,就引来一群小鸡,硬是吵着问“爸爸去哪儿”,惹得黄仙师都不忍下手了。

看着自己柔活的身影,黄仙师突然明白了:不错!正是脚打落意随足走!鸡走路由头领劲,一点一步,每走一步就点头一下,跑得快点得就快,正是所谓浑身齐到人难当!

可惜是不知道下一句口诀是什么!如果受到一点启发,就能悟出为什么又有头打起意占中央了!参悟出了这两句,也就参破了乌鸡公的鸡形。

必须到有鸡的地方去看看了。

黄仙师收敛杀气,循着山路一路往田边灌木丛走。这里有着美味的野鸡与野兔。野鸡也是鸡,都对参悟有利。

没想到一到田地,黄仙师就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:只见一只野鸡正在与一只斗鸡厮打!

果然天助我也!斗鸡高大挺拔,两腿粗壮,野鸡身小灵巧,腾飞有力。两个鸡相互的扑腾对蹬,黄仙师一下子就明白了:

原来头打即是足打,足打即是把打【隐藏内容】。拳谱说的是鸡在打斗中的状态!腾身而起,劈打而落,劈打是整劲下落,所以贵起落顺直,这就是占中央!黄仙师跟着比划起来,二鸡见有人来,扑棱飞行着换了战场。

黄先生回到家中,紧忙翻找拳谱对照,果然其中讲到起落时曰:起落似践躜。拳打起落似践躜,势如奔马一气演而头打起意占中央的下一句是:浑身齐到人难当。又有:头打落意随足走,起而未起占中央。脚踏中门抢地位,就是神仙也难防【隐藏内容】。

黄先生沉吟道:嗯,就是我也难防。

六 武穆提炉神枪现

接下来黄仙师演化出了腾身足打与落身劈捉,原先走转掂壶是横劲为主,现在合了鸡形多了纵劲。横劲就变成了气势!进而明白了心意拳与形意拳的区别:心意拳重起落,形意拳则取了起而未起直扑上去【隐藏内容】。

别看我是自学自悟,天底下又有几个人还懂内家拳?黄仙师不禁开怀大笑:呵呵呵,乌鸡公,你死定了!让我擒拿住你,来炼成乌鸡白凤丹!

黄仙师疾转如风,越练越快,三脚猫四门斗耍得灵通,合了起落劈挑,掂壶桩直接就套上了龙形大劈。黄仙师越练越上瘾,根本停不下来。黄鼠狼吃鸡这是造物伴随着的道理,无论西北还是新疆,好吃就数大盘鸡。

突然间,电话响起,黄仙师这才注意到天色都黑了。是信徒打来的,说自己已经在开往某地的火车上了,刚才公交车上一路站桩,果然感觉非同凡响。按捺不住心中喜悦,特地告知仙师。

黄仙师呵呵一笑,说好处多着呢,你就慢慢悟吧。

信徒又问,忘记请教掂壶桩是怎么个渊源来历?

“咱们这个桩是一套,原本叫做提炉桩。不但有提炉桩,还有提炉枪、提炉棍……棍是双头棍……武穆提炉枪步战含起落打法【隐藏内容】……”黄仙师随口吟道:“掂壶本是神仙篇,周侗祖师把道传,武穆提炉神枪现,始有提炉心意拳。精养灵根气养神,养功养道见天真。丹田养就长命宝,万两黄金不与人。”

信徒感激万分,说多谢仙师传拳。黄先生又道,还得再考验考验。

自古六合无双传,多少无妙在其间,

设若妄传无义人,招灾惹祸损寿年。

  • 相关评论